“小杨,你被通报了。”
“啥子?我被通报了?为啥子喃?什么通报?”小杨是壤塘县纪委办公室工作人员,刚出差回来的她一脸茫然。原来,今年5月壤塘县纪委推出扶贫领域问题线索摸排措施,要求“人人蹲村调研摸线索”。
“近一个月都没在单位上,更别提下乡摸线索了。”小杨觉得委屈,但仔细一想也“认栽”。她以为自己本月出差时间较多,“摸线索”的任务可以推一推,就未及时到联系乡村摸排线索,以致没能完成任务而被通报。
今年是中央和省委确定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年,也是壤塘县确定的“再攻坚年”。政策落实、责任落实、精准帮扶、资金使用监管等重点工作如何取得实效?优亲厚友、吃拿卡要、打擦边球、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如何杜绝?如何取得常态化治理、解决治本问题?针对扶贫领域的诸多问题,壤塘县纪委先后出台了《壤塘县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》《开展在脱贫攻坚中落实中央精神专项治理工作方案》《关于深化扶贫领域“3+X”专项工作实施方案》《委机关职工蹲村调研督导方案》,为壤塘县开展扶贫领域作风和微腐败整治工作指明了方向、明确了目标、提出了要求,细化了治理工作的重点、方法和责任分工。
专项治理开展一段时间之后,壤塘县纪委发现,工作看似在有序推进,但各级纪委收到的线索却没有。纪委监委指出“看不到问题不等于没有问题!”“不能发现问题也是问题”,“不能再一味地等米下锅。要求全县纪检干部主动深入联系乡村,主动摸排线索并定期汇报,未找到线索的给予通报。”随后,《设纪委、纪检组单位班子成员人人分月收集问题线索办法》《纪委、纪检组分月查办案件工作计划》《脱贫攻坚主要部门联席会议制度》《脱贫攻坚主责部门问题线索移送制》等办法和机制应运而生。
纪检干部齐出动,问题线索如泉涌。自5月县纪委提出“人人蹲村调研摸线索”,又针对性提出从“政治规矩、四风问题、脱贫攻坚、环境保护、风险防控、安全生产、涉黑涉恶”七方面收集问题线索的方向和思路后,问题线索一个接一个被找了出来。实施当月,该县共发现并收集七类问题线索61条,是1-4月总数的5倍;当月立案12件,比1-4月立案总数多4件。五月至今问题线索收集达208条,脱贫攻坚主责部门移送线索更是成倍增加,由“无米之炊”、“等米下锅”变成“米多锅少”,情况发生逆变。
线索搜集情形的逆转,问题的查处,更为该县扶贫领域专题治理工作注入了强劲动力,进一步使以问题为导向强化执纪问责具体化、手段化。“现在,除了做好岗位工作,我们还时常抽空到自己的联系乡村调研督导。”小杨表示,6月以来,通过和乡纪委人员共同蹲点督导,自己联系的章光村的脱贫项目推进日益加快,驻村工作组的资料逐渐完善,村容村貌以及村活动室的管理也得到了明显改善。